
汇隆科技服务案例——再启航影视郭总
浏览次数:841
在河南安阳一家不起眼的三楼工作室里,郭一新轻点鼠标,屏幕上白发苍苍的老人瞬间置身漫天飞雪的紫禁城。
蓝幕前,他刚用吹风机扬起泡沫“雪花”,此刻老人眼中已泛起泪光——他从未见过真实的雪,却在郭一新的影棚里圆了毕生梦想。

八年前,郭一新还蜷缩在县城70平米的出租屋里,每天被上百个催债电话逼到窒息。如今,他的公司年营业额突破百万,靠的竟是一块300元的蓝布和一套设备创造的“无中生有”的魔法。
山穷水尽处,蓝布是最后的赌注
2017年的郭一新站在人生谷底。婚庆公司倒闭后,他欠下百万巨债,连朋友都劝他“蹬三轮卖水果糊口”。
偶然在网上刷到汇隆科技的相关信息,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拨通电话。当得知最基础的影视设备仅需4万元,这个不懂摄影的外行心跳加速了——他在邯郸魏县找到年租仅4500元的二楼民房,借遍亲友凑出11.98万设备款。

“我媳妇气得直掉泪,说我不懂摄影还搞这么个玩意儿。”郭一新回忆道。
更棘手的是,设备到货才发现需另配近2万元的相机。当他硬着头皮再向岳父借钱时,对方甩来银行卡时的不耐烦像刀子扎心。
破旧的二楼影棚里,四米二的宽度勉强挂上蓝布,300元的蓝布替代专业漆料,用简陋的方式开业。
从零到一的生死突围
开业两个月,代金券发出去石沉大海,影棚冷清得能听见空调嗡鸣。妻子在超市打工月入2800元,每天回家看着他空坐影棚,终于爆发:“天上能掉客户吗?样片都不拍,谁会信你?”
郭一新被骂醒了。他拉来广场唱歌的姑娘试拍,却因缺乏镜头语言被妻子嘲讽“不如放个木头人”。
咬牙研究三天样片后,他顿悟关键:加入空镜切换、观众反应镜头。当第一个真实客户花100元拍《我是一只小小鸟》时,他把这张钞票供在财神像前,视为翻身火种。

转折点来自戏曲市场。当开着丰田霸道的客户质疑蓝布棚拍不出梨园春舞台时,郭一新紧急求助汇隆售后。原本定制三维舞台需耗时七天、花费两万,售后团队却指导他用PS快速搭建二维舞台方案,三天完成客户要求的场景。这个2600元的订单让他发现:小县城里藏着愿为“登台梦”豪掷数千的戏迷群体。
蓝布背后的商业哲学
汇隆设备的便捷性成为破局关键。当客户提出“雪景”“沙漠”等特殊需求,郭一新用蓝布配合吹风机、细沙等低成本道具,在影棚里四季流转。
售后团队更是他的定心丸——从设备操作答疑到场景搭建指导,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技术瓶颈。
“别把资金浪费在门面和装修上!”郭一新总结八年经验。他坚持选址交通便利但非闹市的楼层,安阳200平米工作室年租压到2.4万元。

省下的钱升级广电增强版设备,新增四机位直播功能后,新疆招商会、郑州社保宣传等高端订单纷至沓来。
如今,他的价格策略已成标杆:古装微电影定价比当地婚纱照高20%,利用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”心理,专攻20公里外客户。
秘诀藏在红包里——每单拿出10%奖励转介绍客户的朋友,让老客户变成销售网络节点。从50元唱歌视频到5800元武则天微电影,一块蓝布撑起了百万级生意版图。
汇隆护航:经营者的坚实后盾
从催债电话不绝于耳到年营业额130万,再到带着全家住进新盖的豪华别墅,郭一新在汇隆设备的蓝布前完成了人生逆袭。

图*郭总的新别墅
当那位供销社老人抚摸着“落雪”的虚拟宫墙老泪纵横时,所有艰辛化作价值——这里不是横店,却让普通人以低成本触摸梦想。蓝布之内,大有乾坤,这才是智能影像时代震撼的寓言。
如今,这个曾因债务不敢接电话的男人,常对新客户分享心得:“设备投资到刀刃上,别浪费在豪华装修。汇隆的蓝布能变万千世界,关键要敢拍样片、敢要价钱!”从年租金4500元的破旧二楼起步,郭一新用八年时间验证:一套好设备加一颗不服输的心,足以让人生翻盘。